精彩小说尽在瓜果迷文学!

小说首页 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首页 > 小说 > 极简度势机变篇 > 第7章 苏轼知难而退移情山水

第7章 苏轼知难而退移情山水

李馥旻2020-08-21 17:46:15

中国文学史上的大文豪苏轼曾评论汉代政治家贾谊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积不足也。”在苏轼看来,贾谊虽然有治国的才能和抱负,却因为不懂得审时度势而郁郁不得志,未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可见,苏轼认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必定具有审时度势的才能。

公元1056年,年仅21岁的苏轼跟随父亲苏洵进京参加科举答案,一举成名。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后大吃一惊,他很欣赏苏轼的才华,并预言苏轼以后必定“独步天下”。因为欧阳修的支持,苏轼一时名声大噪,他的诗文传遍京师,时人无不敬仰。

少年得志的苏轼跃跃欲试,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无奈恰逢母亲病故,他回家守丧三年后重返京师参加科举答案,不幸又逢父亲苏洵病逝,只能再次回家守孝。三年又三年,当苏轼再次返回朝廷效力时,朝廷的形势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苏轼的很多朋友,包括恩师欧阳修,都成为政治角逐的牺牲品,被迫离京。

一股革新之风正席卷整个朝廷,而主持变法的就是当朝宰相王安石。苏轼不仅是文人,也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他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审视王安石的变法,认为变法存在许多弊端。苏轼没有太多顾虑,一心不想做趋炎附势的小人,于是上书大谈王安石变法的弊端。这一举动引来王安石的不满和排挤。苏轼暗自打算,如果留在朝廷,定然要与王安石周旋,这无异于引火自焚,到时候一定不能顾全自己,倘若离开京城,说不定还能有所作为,造福一方百姓。思前想后,苏轼决定不逞匹夫之勇,知难而退,主动申请调离京城,到地方任职。

公元1071年至1079年之间,苏轼先后担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等官职,所到之处无不体察民情,并作出卓有成效的治理。直到苏轼43岁这一年,因为一篇《湖州谢表》被政敌诟病,并冠以“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莫须有”罪名。史称“乌台诗案”。

霎时,苏轼变成众矢之的,一度入狱,被关押长达几个月之久。在狱中,苏轼以为自己命不久矣,就写了两首声泪俱下的诀别诗让人转送给弟弟苏辙。其中一首有云:“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宋神宗看后不禁说:“这两首诗确实是肺腑之言,才高八斗的苏轼也有自愚低头的一天,罢了,将他贬职便了。”原来,少年得志的苏轼一向自视过人,傲气十足,宋神宗将他下狱只是想挫一挫他的锐气。再者,王安石等人都为苏轼求情,宋神宗也很欣赏其才华,所以最终没有处决他。

乌台诗案因苏轼被贬黄州而结束。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苏轼文风大转,开始移情山水,在游山玩水之间表达阔达豪迈的人生理想。文学界认为,苏轼的一生以乌台诗案作为分水岭,作品主题从早年的抒发政治豪情转向对自然对人生的体悟,晚年文风更加练达。换个角度想,苏轼放弃仕途导致他政治上的失意,也成就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的傲气不见得因为乌台诗案而损耗殆尽,只是经历了这一劫难后,苏轼更明白了知难而退韬光养晦的道理。他少年风光,遭小人妒忌是在所难免的事。苏轼这才明白,少发表政治看法,多寄情山水才能让自己免于政敌的骚扰。他那句“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不见得是真话,大概只是顺势而为,低头保命的方式而已。

小说《极简度势机变篇》 第7章 苏轼知难而退移情山水 试读结束。

章节 设置 手机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成吉思汗养精蓄锐乱中求胜 第2章 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第3章 商鞅之治投其所好 第4章 奸雄曹操乱世英雄隔岸观火 第5章 李世民当机立断先发制人 第7章 苏轼知难而退移情山水 第8章 王翦静观其变明察人心 第9章 一代女皇武则天巧取天下善始善终 第10章 谢石速战速决趁乱出击 第11章 张巡伺机而动真真假假 第12章 长孙无忌忠诚事君不言君过 第13章 赵匡胤洞察先机黄袍加身 第14章 平民皇帝朱元璋积累人心缓步称王 第15章 诸葛亮擒贼擒王欲擒故纵 第16章 范蠡力挽狂澜洞察先机 第17章 班超机变灵活声东击西 第18章 包拯头脑灵活善作变通 第19章 曾国藩顺水推舟大权在握 第20章 陈平五出奇计终定江山

设置X

保存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