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瓜果迷文学!

小说首页 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首页 > 小说 > 极简游 > 第8章 禅意山水

第8章 禅意山水

王婷2020-08-21 17:46:04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与山水有着很深的渊源,各种与佛教有关的活动,使自然山水也浸透在了深深的禅意中。

佛祖释迦牟尼放弃了迦吡罗卫国的王位,毅然决然地抛弃妻子儿女,离开宫廷,去到人迹罕至的大雪山树林中苦行悟道,试图寻找解脱人生痛苦的道路。他在那里苦修了六年,山鹊在他头上做了巢,芦苇穿过了他的双膝,释迦牟尼饿得皮包骨头,弄得满身污垢,仍然不得其解。后来,他在尼连禅河中洗去了身上的污垢,喝了一个母女给他的牛奶和米粥,他恢复了精力,在伽耶山的一棵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洞彻了人生的真谛,领悟到了解脱的办法,因此得道成佛。成佛后,释迦牟尼四处云游,宣扬佛法,广收门徒,于八十岁那年在恒河河畔的一棵桲椤树下死去。

两汉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很快就落地生根,被中国文化所吸收。从此,自然山水就被高僧们借用来喻道说法了。佛法高深的禅师们,不是像背教科书一样的把佛法讲给你听,而是就地取材,用身边的自然景物来做譬喻。有人问夹山善会禅师:“如何是道?”禅师回答说:“太阳溢目,万里不挂片云。(太阳非常耀眼,晴空万里没有一片白云。)”那人不懂,他又说:“清清之水,游鱼自迷。(河水很清,游来游去的鱼儿自己却迷惑了。)”

僧问:“如何是佛?”

师曰:“此间无宾主。”

曰:“寻常与什么人对谈?”

师曰:“文殊与吾携水去,普贤犹未折花来。”

这就是禅师的风格,不会把答案直接告诉你,而是让你自己去悟,如果万事都要一语道破,那就太没意思了。夹山善会禅师自己说:“我二十年住此山,未尝举着宗门中事。”僧人一听,问道:“你住在这座山里二十年了,从来没有提过宗门中的事情,对吗?”善会肯定地回答说:“对!”这下那个僧人急了,那我平常都跟他学什么啦?他越想越来气,起身就把禅床给掀翻了。善会一言不发,休息去了。第二天,普请仪式过后,善会挖了一个坑,让人把昨天那个僧人叫过来。他对僧人说:“假如老僧我这二十年来说的都是些没意义的话,那就请你把我杀了,埋在这坑里。如果你不敢,那就请你***,然后埋到坑里去。”僧人听了,赶紧回到宿舍,收拾好行装,悄悄地走了。

其实,谈佛论道不只是僧人们的专利,古代很多文人都喜欢与禅师交游,与他们一起探讨佛理,以至于他们的诗文中都或多或少都体现出一些禅意。王维就是如此,他与很多禅师都有来往,而与禅宗慧能的交往尤为密切。他的诗,总有一种禅意在流动:“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而他的山水诗,更是显得无比空灵:“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把诗与禅,禅与山水,结合地如此紧密,是当之无愧的“诗佛”。

是人赋予了山水以禅意,还是山水启发了人的禅思呢?我想,二者是相互交融的关系。大自然就是有这样的力量,他能给我们带来生命的启发,前提是我们必须要与它接触和交流。

小说《极简游》 第8章 禅意山水 试读结束。

章节 设置 手机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一块永不沉寂的石碑 第2章 浪漫的桃花岛 第3章 远游,是一场离愁 第4章 雁荡山的传说 第5章 乘兴而游说走就走 第6章 古代旅游的名人效应 第7章何以解忧杜康与游 第8章 禅意山水 第9章 徐福东渡 第10章 游,另一种学习方式 第11章 苏东坡与佛印的交游趣事 第12章 西湖水人人醉 第13章 张岱:一片浮华半生残梦 第14章 与民同乐的出游 第15章 曹植的神游 第16章 陆游入蜀 第17章 王士性:被徐霞客抢了风头的旅行家 第18章 谢灵运:山水诗开山鼻祖 第19章 谢朓:山水诗巨擘 第20章宗炳:畅神于山水间

设置X

保存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