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瓜果迷文学!

小说首页 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首页 > 小说 > 极简道 > 第十六章 绝仁弃义:盗亦有道

第十六章 绝仁弃义:盗亦有道

王婷2020-08-21 17:46:13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

圣、智、仁、义,都是儒家所大力倡导的,也正是道家所竭力反对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两家的对立呢?我们先来听听庄子的说法,他曾提出著名的“盗亦有道”这个观点,来说明他反对仁义的理由。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在这里,儒家的那一套学说被强盗利用来行窃抢劫:能推测出屋内有多少财物,就是圣;最先闯进屋里去的,就是勇;撤退时殿后,就是义;判断能不能行动,就是智;分赃分得公平,就是仁。不具备这五点而能成为大盗,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庄子还借老子的口说出了他对仁义的看法:

当孔子去见老子,跟他说仁义的时候,老子对孔子说:“飞扬的米糠掉进眼里,天地四方看起来都变位了;蚊子叮咬了皮肤,让人整夜都无法入睡。仁义作祟扰乱我的心,没有比它更大的祸害了。你只须使天下人不失去淳朴的本性,你自己也顺其自然而行动,又何必费尽力气去宣扬仁义,好像敲着大鼓去追那逃跑的人呢?”

试想一下,在春秋战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小盗偷财,大盗偷国,儒家的思想也被他们偷去,用来帮助自己成就“霸业”。在那个时代,人心不再淳朴,盗贼四起,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就扮演了一个煽风点火的角色。所以道家认为儒家的思想弊大于利,从而提出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观点,具体的做法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道家的做法,是想从根本上杜绝人的欲望,让人心回到最纯粹,最朴素的时刻,大家都没有私欲,就没有争夺,没有争夺,就不需要用仁义来规劝世人。一切投机取巧、你争我斗,都是因为欲望的膨胀,所以少私寡欲,天下才会太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会和谐。

可是道家所说的那个世界好像是不存在的,就像陶渊明笔下的那个世外桃源,我们这些世俗之人根本找不到。就连老庄他们自己,也是找不到的,因为人类毕竟是在发展,想回到那个不知仁义礼智信为何物,却能在无意识中做到这些的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一个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想要回到自己的婴儿时期是不可能的一样。

我们能做的,只是减少我们心中的私欲,不要让私欲像野草一样在我们心中疯长,也不要被机巧之心所蒙蔽,不要利用技巧去做有害于别人的事情,那么这样道家和儒家就都可以在我们心中立足了。

小说《极简道》 第十六章 绝仁弃义:盗亦有道 试读结束。

章节 设置 手机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章节 X

第一章 道不可言——齐桓公读的书是“糟粕” 第二章 道无处不在——你存在那深深的粪便里 第三章 道是天、地、人效法的对象——窦婴在十二月最后一天被问斩 第四章 大巧若拙——九方堙公母不分 第五章 知人者智——魏美人变无鼻女 第六章 自知者明——杨修因鸡架子丧命 第七章 知装不知——“曾偶然”必中状元 第八章 不知有之——明王之治 第九章 功遂身退:范蠡急流勇退 第十章 宠辱不惊:白隐应对宠辱——“是这样吗” 第十一章 不慕名利:宁与好友绝交而不做官的嵇康 第十二章 身与货孰多:“舍生取利”的无赖 第十三章 不贵难得之货:刘隐士送袍 第十四章 不尚贤:别有心机的隐居 第十五章 至仁无亲:虎狼也仁 第十六章 绝仁弃义:盗亦有道 第十七章 大道废仁义出:许由避开施行仁义的尧 第十八章 仁义失而有礼:行脚僧教童子“礼”被赶出庙门 第十九章 善与恶相互依存:大弟子与二弟子的遭遇 第二十章 上善若水:我不与人争

设置X

保存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